答案:C 3. 解析:废除血缘关系,而代之以地域关系,始于克利斯提尼。 答案:B 4. 解析:无论是公民的事务,还是政治、民主事务,都是城邦的问题。 答案:C 5. 解析:轮番而治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防止独裁,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而A、B、D三项是轮番而治不可能达到的效果。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6. 解析:A是梭伦改革的内容,BC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D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答案:D 7. 解析:因为是所有合法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一是人数众多,二是次数较多。城邦小国才有可能实行。 答案:A 8. 解析: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应是五大文明区域,不是雅典。 答案:A 9. 解析:罗马婚姻法中有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的条款,题中“妻子”是女奴,奴隶与贵族的婚姻不受帝国法律的保护,因而法庭的态度应是D项。 答案:D 10. 解析:用排除法,《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不是奴隶的利益。 答案:C 11. 解析: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征服地区的人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公民法无法应对这种问题。 答案:C 12. 解析:针对罗马帝国人口多难于管理的问题,罗马统治者发展了罗马法,使它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这就是万民法。 答案:C 13.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这些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B 14. 解析:所谓理性指人的思考与判断,是与感性相对应的一个名词。罗马法注重理性,其含义是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答案:D 15.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判断。 答案:D 1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回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及每次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 答案:(1)地位: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主体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2分) (2)优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3分)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参加公职不论贫富。(3分)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3分) 没有充分落实。(1分)例如,在公元前5世纪,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真正能参加公民大会的也只是少数男性公民。(2分) (3)通过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来。(2分) 影响:激发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有利于促进城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民主制度提供了参考。(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17.答案:⑴ 皇帝(贵族)、隶农都是自由民,而奴隶不属于自由民。(2分) ⑵罗马法承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平等”只是相对的,如:平民、贵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民之外),自由民、奴隶不平等。(4分) 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 (4)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2分) 18. 【答案】(1)是公民大会用来投票计票的。(1分) (2)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分) 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2分) 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的局限性。(2分) ⑶《十二铜表法》。(1分) 看法: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4分) (4)罗马法在世界法制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声。(2分)罗法中所蕴藏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