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10答案:B 11. 答案:C 12. 解析:“一国两制”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的回归,实践了“一国两制”的理论。 答案:A 13. 解析:从评论的内容看,香港回归的十年,真正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促进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答案:B 14. 解析:“九二会谈”即“辜汪会谈” , 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早于“辜汪会谈”, 海峡两岸三通实现是在“辜汪会谈”之后。 答案:C 15. 解析: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的实现,只能说明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其余三项无法体现。 答案:A 16.【答案】(1)(1)“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2分)(2)即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2)要点: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3)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反对个人崇拜等。(6分,任答三点即得6分)(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1)符合题意即可(1分)(2)符合题意即可(2分) 17. 解析:第(1)问可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到答案:显然是由战争到和平,这本身也说明统一祖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化。第(2)问一方面注意时间,一方面注意总结史实。第(3)(4)问可联系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回答,自然也会从中得出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答案】(1)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1分)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1分) (2)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1分)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任答两点2分) (3)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任答两点2分)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国际反华势力。(2分) (4)变化: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1分) 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也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任答两点4分) 18.解析:本题以热点问题“国家统一”切入考查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注意两则材料的提出的背景和实质。材料一的范围是民族自治区,材料二是针对台湾地区。比较异同时找准切入点,可以根据自治程度、社会制度、国家统一等角度比较。 答案:(1)过程:①1949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③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我国先后建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加上1947年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五大省级自治区;此外,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④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分) (2)政策:“一国两制”(1分)成就:按照一国两制,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3分) (3)相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2分) 不同:①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②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③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