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人教必修1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三: 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应同意,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材料四 8• 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意义何在?(4分)
    18.(2010年山东青岛模拟)(12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概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4分)
    (2)材料二阐述的是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在实践上取得了什么成就?(3分)
    (3)材料一中的“自治”与材料二中的“自治”有何异同?(4分)
    第六单元
    1. 答案:B
    2 解析:《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即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
    答案: A
    3.解析:注意1954年这一特定时间,这一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过渡状态从此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展它的积极作用。
    答案:C
    4.答案:C
    5. 解析:口号反映了个人崇拜、政治混乱、法制机关被破坏,这一切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其他选项都比较片面。
    答案:D
    6. 解析:题干时间限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A、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C项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7. 解析:第三阶段恢复健全时期应该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曲折发展是1954-1966,严重挫折是1966-1976。1976-1978年是徘徊时期。
    答案:C
    8.解析:实际上要回答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的制度设想。
    答案:A
    9.解析: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排除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