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人教必修1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 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给该评论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2010年福建建阳外国语学校模拟)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15. 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它表明( )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障碍彻底扫除
    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
    本卷共3大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第12题分,共40分。
    16.(12分)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 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2分)
    (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2分)
    (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分)
    (二)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5分)
    (三)问题研讨:
    “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6分)
    (四)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1)调查题目(1分) (2)调查目的(2分)
    17.(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1分)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 000多人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