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人教必修1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教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时间:5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第I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0年浙江宁波模拟)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 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2.(2009年江苏徐州模拟)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4.(2010年安徽巢湖模拟)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 (2010年广东广州模拟)下图中的现象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
    6.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7.(2009年福建厦门模拟)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 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原创题)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 地面 ,
    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运动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9. (2010山东青岛模拟)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10.(2010年浙江杭州模拟)“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2010年山东济阳模拟)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12.(2009年海南高考卷,1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13.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
    A.力争和平谈判的主动权 B.实现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变
    C.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D.全力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
    14. 近代以来的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太平大国建都 ②《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③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 ④见证蒋家王朝的灭亡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