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①粟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4、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 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④ 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6、古代历朝的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这一口号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沉重的力役 B.泰半之赋 C.土地兼并 D.统治者的奢靡 7、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 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 ② 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③ 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 ④ 北方战乱频仍 ⑤ 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 ⑥ 南方相对安定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8、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9、《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表明 A.我国官营手工业起源很早 B.西周天子善于手工制作 C.西周手工业者职业世袭 D.西周手工业分工细致 10、据《论语》记载,春秋时期已有“百工之肆”。这表明当时: ① 手工业分工细致 ② 民营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③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 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出现原始的陶瓷 B.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唐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D.明清时期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 1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范蠡、吕不韦等影响各国政局的大商人。这反映出 A.官府控制商业 B.西周宗法制瓦解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形成 13、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 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 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4、“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5、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 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 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 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 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①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