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2013届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庄园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市场经济产生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3、古代中国土地过于集中 ①导致耕者无其田 ②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③容易激起民众暴动 ④其根本原因是贵族、官僚、豪强霸占良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 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冶铁业的供风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然通风 ②以水力作动力鼓风 ③蓄力马排鼓风 ④人力皮囊鼓风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6、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生产技术提高的工艺发明是 A.青瓷工艺 B.白瓷工艺 C.釉下彩绘工艺 D.粉彩瓷器工艺 7、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可追溯到哪一朝代的法律文献 A秦朝法律 B汉朝法律 C隋唐法律 D明朝法律 8、白居易写的《琵琶行》中有一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其反映的生活方式是 A商人具体的生活情况 B民间经商热的状况 C 商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的状况 D 亲人分手离别的状况 9、“重农抑商”政策之所以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等人的大力宣传 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政策推动了封建社会的持续进步 D.政策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10、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C.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 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1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12、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 A.贸易中心的转移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 13、以下是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评述是 年份茶(万磅)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0005000 1845年801913220 1851年991923040 1853年1012262896 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②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③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④自然经济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