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仑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4、17世纪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模式。英荷战争的导火线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B.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C.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 D.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5、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6、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个)808669 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7、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提高农产品价格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 12、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13、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下列不属于该模式内容的是 A.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B.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C.提高国有企业比重 D.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14、苏俄制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政策方面的共同点是 A、完全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农产品 D、规定国家有优先支配农民粮食的权利 1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 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16、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7、据下表和下图,导致下表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提高和下图中苏1980年以后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政策因素分别是 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B.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C.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 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