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河北正定中学第1次考试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河北正定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1次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计84分。
    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俗话说“血浓于水”“打断了骨头连着筋”“亲不亲一家人”,与这些反映中国人观念的俗语,最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西周时期,受封诸侯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应该包括
    ①服从周王命令 ②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
    ③未经周王同意,随意兼并其他侯国 ④随从周王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
    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5.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
    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
    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
    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7.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
    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8.日本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
    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 竟无一不遭此难者,
    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陆海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八国联军 D.日俄战争中的日本、俄国军队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大将”是
    A.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10.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
    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ABC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
    内容统一政令,
    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
    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
    善机构
    12.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
    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中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
    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日本人
    A.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B.想对中国地理学开展学术研究
    C.积极帮助中国勘测地貌地形 D.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3.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
    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4.谣谚是公共情感的反映。“某某番烧,小秃儿要挨刀。”“某某退位,家家都有和尚睡。”(注:“某某”代指一皇帝年号)“大总统,瞎胡闹,一帮和尚没有庙。”这些民谣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A.1644年清军入关之初 B.戊戌变法时期 C.太平天国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5.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②打倒军阀 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④驱除鞑虏,平均地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7.上海《密勒氏评论报》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多少年来,国民党把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当作其重要的口号之一,不幸的是他们好像有点太忙,竟至于没有功夫实行那位卓越领袖所订的土地改革方案,“但是中国共产党却着手实施这一计划”。这篇文章主要是称赞中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