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0年6月19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台中进行第四次会谈时表示双方应有“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的胆识。邓小平最能体现这一胆识的贡献是 (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决策 B.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接待田中角荣首相访华 D.实现两岸“三通” 14.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6.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 ①搞“台独”不得人心 ②陈水扁下台后“台独”势力已消除 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 17.温总理曾说:“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充分反映了 ( ) A.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期望 B.对民主法制的高度重视 C.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 D.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 18.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就两岸关系问题答记者问时说:“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希望两岸消除分歧,实现合作 C.“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石 D.两岸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矛盾 19.(2009•江苏,12)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据中新社2010年1月31日报道:伊拉克1月31日宣布,北京已经同意一项双边协议,即免除巴格达80%的债务,该债务总额为85亿美元。而此前,截止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已顺利免除非洲32个国家的150笔到期对华债务。这表明 ( ) A.中国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B.中国重视支持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C.美国在西亚和中东地区的控制力日益减弱 D.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更加突出 二、非选择题 21.(200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22.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 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材料三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