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50年代前期)共和党人保守派从各种角度陈述继续对共产党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对共产党中国实行比对苏联更严厉的贸易禁运,才可能分化中苏同盟。正是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之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坚持在亚洲大陆上遏制中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在政治上策动“两个中国”。这些举措诚然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政策也几乎同样地损害了美国自己。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请完成: (1)结合材料分析指出,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背景和造成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思路解析:回答第(1)问时,应注意美国对华政策的两个角度——经济和政治;回答第(2)问时,应着重从中国和美国两个角度分析对华政策出现的背景与影响。 参考答案:(1)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和禁运,并继续实行“两个中国”的政策。 (2)背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美国继续坚持敌视新中国的立场,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后果:美国的对华政策,既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对美国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有关亚非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会议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思路解析: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是日内瓦会议,④不是亚非会议的内容。故选B项。 答案:B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 A.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D.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思路解析: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20世纪50年代外交斗争主要在政治领域,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C 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外交人才 B.始终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善于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 D.大面积团结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思路解析:A、B、C、D四项都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不断的原因,但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主要内容。 答案:B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根本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全面对抗 B.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密切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 思路解析:A项表述错误,中国不具备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条件;C、D两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根本目的。 答案:B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适应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B.新中国首次阐述了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思路解析:适应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原因之一,B项本身就不正确,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件中国有很多,故选C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