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三次月考理综试卷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①没有空气;②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③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失重状态
    B.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仅与温度有关
    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C.一定质量的气体被绝热压缩,其内能一定增加
    D.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16.“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A. r、v都将略为减小 B. r、v都将保持不变
    C. 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
    17.如图所示,斜面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都是光滑的,一个物体从顶点滑下,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相等,且AB=BC,物体与AB段摩擦因数处处相等,斜面与水平面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和BC段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B.物体的重力在以上两段运动中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C.物体在以上两段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相等
    D.物体在以上两段运动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相等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竖直轻弹簧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已知物体下落h高,经过时间为t,物体压在弹簧上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I,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做功为W,则有   ( )
    A. B.
    C. D.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振幅为2.0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30cm的两个质点a、b的位移均为1.0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如图所示。则 ( )
    A.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B.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质点a的速度最大时,质点b的速度为零
    D.当质点b点位移为+2.0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值
    2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质量为m的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A.根据对称性,ab=bd
    B.重球在d位置处,弹簧的弹力等于mg
    C.重球在d位置处,弹簧的弹力大于2mg
    D.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作减速运动
    21.如图所示,重球A放在光滑的斜面体B上,A、B质量相等,在力F的作用下,B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缓慢移动了一段距离,使A球相对于最低点C升高了h,若突然撤去外力F,则
    A.A球以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
    B.A球获得的最大速度为gh
    C.A、B相互作用的冲量相同
    D.在B离开A之前,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2分)
    22.(6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体积为V1的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到酒精油酸溶液总量为V2;②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n滴时体积为V0;③先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1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形状;⑤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形状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计算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则:
    ①上述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 ;
    ②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d = 。
    23.(12分)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入射球与被碰球半径相同。
    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 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锤所指的位置,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
    ② 释放多次后,取各落点位置的平均值,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13.10cm,OP=21.90cm,ON=26.04cm。用天平称得入射小球A的质量m1=16.8g,被碰小球B的质量m2 = 5.6 g。若将小球质量与水平位移的乘积作为“动量”,请将下面的数据处理表格填写完整。
    OP/mOM/mON/m碰前总动量
    p/ kg•m碰后总动量
    p′/ kg•m相对误差
    0.21900.13100.26043.68×10-3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数据,你认为能得到的结论是: 。
    ③ 实验中可以将表达式m1 v1 = m1 v1′+ m2 v2′转化为m1 s1 = m1 s1′+ m2 s2′来进行验证,其中s1、s1′、s2′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可以进行这种转化的依据是 。(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A.小球飞出后的加速度相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