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江苏省扬州中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政治体制改革 D.“一国两制”构想
    28.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29.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12年1月2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注: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而民间还继续沿用着农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国号纪年取代帝王年号纪年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沿用旧历有利于安排农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C.上述材料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新旧并存、中西共融”的特点
    D.上述材料的这种作法没有受到西俗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
    31.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是古代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
    33.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34.1992年的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5.中山装是在吸收中外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受到国人的喜爱。
    第Ⅱ卷(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4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3)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7.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