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一中2011年春季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在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 1.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小米、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 A.原始社会 B.夏朝 C.西周 D.春秋 2.“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3.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农具 ②耒耜 ③耧车 ④铁锄、铁犁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4.曲辕犁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 A.两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两宋 5.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工具,发明于唐朝并且用于灌溉的是 6.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是 A.漕渠 B.白渠 C都江堰 D.龙首渠 7.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④封建剥削相对沉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9.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代 C.秦汉时代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0.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成熟的青瓷和白瓷 B.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 C.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 D.清代出现了珐琅彩 11.宋代五大名窑中,生产冰裂纹瓷器的是 A. 汝窑 B. 钧窑 C. 官窑 D.哥窑 12.“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诗经•小雅•隰桑》)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生产部门的源远流长 A.养蚕缫丝 B.棉纺织业 C.冶铁业 D. 青铜铸造 13.“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元代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家马祖常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14.唐朝城市固定的交易场所——“柜坊”的职能是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 1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16.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最有名的是 A.徽商与鲁商B.晋商与川商C.徽商与晋商D.粤商与晋商 17.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手工业发达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打破了坊市界限 18.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19.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总税务司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 20.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21.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有的合法性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2.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