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四 一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后果?(6分)
    ⑵材料二提供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7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⑷造成材料四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23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5% 53.4%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四:1958年广德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前进人民公社在卢村区成立,经过短短2个月……全县突击实现了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吃饭食堂化。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生产上推行兵团作战式的做法,经营、核算、分配全公社统一。……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大放高产卫星,出现了亩产“几千斤”乃至“几万斤”的高产田。
    材料五:1981年8月21日,县委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1983年3月,县委抽调868名干部下乡,县政府统一印制合同书,由社、队,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责、权、利范围,即农户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按规定在(再)向国家交售余粮,上交农业税,并缴纳集体规定的费用后,其余收入全部归己。
    ——以上材料均选自《广德县志》1996年版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5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6分)
    (4) 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广德县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2分)
    (5) 依据材料五,指出广德县的农业生产有了什么新变化?(2分)
    (6)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比较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答 案
    31.⑴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竞相在我国投资设厂。
    甲午战争后,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通过投资设厂,不但获得高额利润,而且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6分)
    ⑵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
    第一, 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第三, 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7分)
    ⑶ 说明日本趁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增加了对我国的资本输出。(2分)
    ⑷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景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2分)
    32.(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分)
    (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2分);
    (3)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2分)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3分)
    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3分)
    (4)发动了人民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在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严重,严重脱离实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2分)
    (5)在全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6) 影响:材料四的经营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利益受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材料五的经营分配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富裕和农业发展(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