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2011学年度兖州市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注: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什么改革?结果如何?(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29.(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
    材料二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材料三 现代世界的经济现象
    海地人用泥土做饼充饥
    图1 图2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三个重要史实。(3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
    (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5分)
    高一年级历史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B、5A、6D、7B、8D、9C、10A、11D、12C、13D、14C、15B、16B、17C、18A、19C、20D、21C、22A、23B、24D、25B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规模大;发展快;重视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5分)
    (2)现象:商业资本活跃,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2分)
    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2分)
    (3)观点:以农为本、以商为末。(2分)
    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3分)
    (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诚信为本。(2分)
    27.【答案】(1)经营顺利,获利丰厚,规模不断扩大,1921年达到鼎盛。(2分)因素:靠近产棉区,有廉价资源;工人工资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家庭纺织业的发达提供市场;税收较低。(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
    (2)1984年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受到上海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3分)
    (3)近代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限,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只有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俱进,才能促进自身发展。(2分)
    28.【答案】(1)新的政策:罗斯福新政。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2分)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分) 结果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2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分)
    (4)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或经济改革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要善于总结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教训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9.【答案】(1)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2)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2分)
    (3)现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拥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重视科技,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分,围绕上述几点,意思相近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