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2011学年度兖州市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①②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1573—l 620年,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的年号)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春阳的店铺的特点。(5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分)
    27.(11分)南通是近代工业中心之一,清末实业家张謇曾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改革开放以来,南通迅速崛起,成为苏中大地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苏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1903年增纱锭4.08万枚,又以盈余添购2.6万纱锭开设大生二厂,1907年投产。1915年增设布厂,同时在海门筹设第三厂。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大生纱厂的发展达到鼎盛。据不完全统计,到1921年为止,大生三个纺织公司已经共获净利逾1000万两。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的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5年江浙财团接办大生各厂。1926年,73岁的张謇含恨而逝。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生一厂、副厂、三厂经过公私合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分别改名为国营南通第一、第二、第三棉纺织厂。1996年以南通第一棉纺织厂为核心改制为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底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形成了纺、织、染、针织服装、毛巾、毛纺、化纤、敷料等多元化的纺织联合体,注册资本3.18亿元。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51亿,实现利润2938万元。2003年6月30日评估基准日经南通市财政局核准,资产评估结果为总资产83484.02万元。
    材料三 2008年4月2日连接苏州河南通的苏通长江大桥试通车。苏通大桥的通车大大缩短了南通与苏州、上海的空间距离,对于南通接受上海的辐射,促进南通乃至整个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大生纱厂从创办到1921年,经营状况如何?(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这一阶段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
    (2)改革开放以来,大生集团的发展成为南通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南通抓住了那些机遇促成了自身的迅速崛起?(3分)
    (3)纵观近现代历史上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
    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 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