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下册期末质量调查试题(文科)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2.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商合办手工业
    3.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4.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6.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7.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8.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9.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展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10.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 ②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机器制造局 ④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很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13.“谷撒地,薯叶黄,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此句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14.中国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水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5.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增长9.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
    16.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17.《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