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高考试题考点专题汇编(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2题)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百姓无力购买商品带有绝对化的倾向故应该排除。本题以漫画作为切入点,通过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7“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6“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了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B。
    1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1题)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答案】B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同时带来的就是企业倒闭,失业剧增。因而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历史事实,为正确答案B。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要求考生回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从而分析四个选项中哪个才是“当时最有可能”的“体验”。 再认、再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我们知道,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工农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难;西方大国加紧争夺,各国政局动荡,政坛丑闻不断,德、日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可 见A“价格都涨”;C“西方世界平静”,D“亲如兄弟”这些选项均与历史不符,故排除。
    13.(2011年江苏高考15题)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答案】C
    【点拨】本题通过材料解读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一说错误,A项可排除。罗斯福还十分注重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B项说法排除。D项“新经济” 时代指美国的20世纪90年代,和罗斯福总统无关。本题应选C项,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同时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极有可能在推行前通过“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民进行阐释。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是新政的内容。罗斯福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新经济”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A、C、D表述错误。
    1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答案】C
    【点拨】“君权神授说”是宣扬君主的权力是来自神的,所以众人应该服从于他的统治,这种思想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社会契约论”则宣扬人民有反抗暴君专制的权力的。二者是相矛盾的。
    智者学派思想属于古希腊哲学派别,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也可看得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B也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是说皇权是上帝授予的,不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不得反抗,而“社会签约论”是说国家是按社会契约形成了,谁违背民意,阻碍国家的发展,侵犯人民的权力,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由此可以看出二者观点相反,不具有继承和发展关系,符合题意。故C为正确答案。
    15.(2009年高考上海文综12题)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答案】D
    【点拨】在70多前应是20世纪30年代。那么,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是罗斯福新政。
    16.(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3题)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面对福利国家的消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解答本题时首先可从时间上做判断:福利政策或福利国家的出现是在二战之后,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由“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等信息进行判断,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以经济的干预,通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1973年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因而纷纷调整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福利开支。
    17.(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3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答案】C
    【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把握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重要原因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国家团结一致,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实施禁运,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就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美国“滞胀”的出现无关,B项可排除;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而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D项可排除。
    18.(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0题)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答案】D
    【点拨】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占的比例一直都是最多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德国的比例变化不大,而且德国长期都是强国,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不正确,排除A。从材料信息看,1929年英国的比例就比美国少,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B。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没有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所以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的提法错误。排除C。故选D。
    19.(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7题)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C
    【点拨】生产过剩,物价就会下跌,“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稳定物价。此题考查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关于农业政策的目的是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