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高考试题考点专题汇编(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2.(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5题)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点拨】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强烈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以及苏联的威胁,从而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②④不符合事实。
    33.(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A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本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时期限制:20世纪70年代。冷战重心在亚洲;中苏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末破裂后,直到80年代末才实现正常化(1989年);欧盟成立于1993年。而在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故正确答案为A项。
    3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8题)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答案】D
    【点拨】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被摧毁,美苏联盟的基础消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世界体系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二战后盟国由战时联合走向分裂对峙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故此题应该选择D。
    35.(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2题)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还是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相对比较容易选出B。
    36.(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3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 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答案】C
    【点拨】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37.(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6题)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9分)
    图1 1945年
    图2 1965年 图3 1989年
    【答案】
    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9分)
    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图二:两人对立,各帮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高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峙局面加剧。图三:墙倒后,两人 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员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答案2:结合图片作出简述。(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其他答案:(0分)
    【点拨】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 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组织与交流/运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雅尔塔体制的形成;美苏冷战的开始/两大阵营的形成和柏林危机;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分析:此题要紧抓题干要求:“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不妨先根据漫画和时间列出三幅漫画对应的史实(图一:战败,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图二:柏林墙——两大阵营,美苏对峙;图三:柏林墙倒,德国统一 ——冷战结束)。然后,既然是“解说词”,自然要结合漫画内容的简介来组织答案。
    38.(2008年上海高考17题)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答案】
    (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点拨】该题考察了冷战的表现、影响等知识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