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32题)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答案】 (1)答案1: 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古典时代 •雅典全胜时期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初(0分) (2)答案1: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0分) (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 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点拨】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历史技能/运用有关时间的术语(如古代、现代、世纪、年号、纪年等);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组织与交流/运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 分析:问(1)和(2)是基础题,但对于其它省市的学生,也许问(1)很容易丢分。问(3),非沪学生可能很容易脱离材料,直接给出雅典 民主政治的本质(教材表述)。 23.(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6题)(8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 的特征。(5分) 【答案】 (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2分) 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1分) (2)人民主权,(2分)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3分) 【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1)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材料一中“民之主”所指的是君主,材料二中所体现出民主政治,是在多数人手里。(2)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担任公职,是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24.(2008年上海高考B16题)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答案】 (1)举出至少3个属于两个文明类型的区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 (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 (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点拨 】考察最早文明的发端以及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