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一中2010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 历史(文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60分) 1.陕西米脂曾经出土了东汉牛耕画像石,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技术 B.曲辕犁在东汉已经出现 C.二牛一人犁耕法在当时已经较普遍 D.当时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 2.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3.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唐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5.《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A、唐代后期坊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B、北宋汴京的繁华商业景象 C、南宋临安城内店铺林立的局面D、五代十国商业的空前繁荣 6.元朝时,世界第一大港是 A.泉州B.扬州C.广州D.上海 7.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寻金热”,其主要社会根源是 A、被一些传说所吸引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奢侈腐化浪费大量财富D、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 8.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商业革命B.美洲独立 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 9.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凯伊发明飞梭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0.读下面《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农业生产下降B.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C.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壮大D.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13.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甚微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14.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大连B.天津C.福州D.广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