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下列最能直接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A、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以北京为首都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49、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放入维和行动 A、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B、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C、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D、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5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A、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三、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51题10分,52题16分,53题14分) 5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伯利克里的演讲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和产生的朝代。(4分)图二所示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材料一、二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5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 图二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4分)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4分) (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2分) 53、近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确立了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4分)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2)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德、法两国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6分) (3)结合对英、美、法、德近代政体的分析,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4分) 清远市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ACCBDBCBDAAADCACDCBD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DADBAACCBDADCBBDDBCC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41424344454647484950 ACABA DB CB CB DB DA DC DA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51题10分,第52题16分,第53题14分,共40分) 51、(1)名称:图一为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图二为隋唐三省六部制。(2分) 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分) (2)特点:人民主权(或公民政治);法制。(2分) 不同:材料一实质是君主专制,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治。(2分) 52、(1)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4分) (2)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4分)’ (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 (4)认识: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外交政策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53、(1)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4分) (2)特点: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2分)德国政府不是议会选举的,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政府是议会选举产生的,对议会负责。(4分) (3) 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至上原则);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代议制民主;法治原则(4分,答出两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