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题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题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2。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 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种 B.刀耕 C.锄耕 D.铁犁牛耕 2.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加强耕作、中央集权的需要 D.鼓励海外贸易 3.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 同是: A.手工业发达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打破了坊市界限 4.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到欧洲和亚洲,改变了 人民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现象带来的结果 A.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世界市场形成 D.贸易中心的转移 5.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至 A.地中海区域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黑海周围地区 6.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7.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军械所 C.上海发昌机器 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8.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主要有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这个机会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世界大战 C.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覆灭 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10.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 A.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 B.为了侵华战争的需要服务 C.支持汪警卫伪政权的经济发展 D.为了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需要 11.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A.《点石斋画报》 B.《申报》 C.《游戏报》 D.《商报》 12.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北京 B.上海 C.台湾 D.南京 1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 A.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B.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C.国家享有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D.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14.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A.股票投机过度 B.社会的消费水平赶不上生产水平 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 D.产品严重过剩 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国家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16.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人是 A.罗斯福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圣西门 17.以下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 A.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 B.开展大规模的种玉米运动 C.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D.可以将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