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河北正定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考试试题(有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唐太宗在位时废太子,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并传位于他(即后来的唐高宗);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对这种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对王位世袭制的补充B.违背了宗法制度
    C.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D.破坏了世官制度
    14.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A.加强君主的权力 B.扩大“三公”的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1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伍连坐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1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17.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了
    A.丞相权力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体现了任人唯贤
    1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
    19.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2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21.“……(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D.李沆是个关心民民间疾苦的宰相
    22.当今教育和人才竞争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视点和着力点。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中有云:“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该诗反映了
    ①当时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 ②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③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④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