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河北灵寿中学月考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7.《史记》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司马迁在这段文字中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产环境
    38.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中国之政的基本特点在于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严格的等级制度 C.紧密的血缘纽带 D.浓厚的专制主义
    39.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国史新论》中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40. “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所说的这段话针对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A.郡县制度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刺史制度
    41. 元朝开创的行省被当今一些史学家称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其意思是说
    A.行省不是当时的地方管理机构 B.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C.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2.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历史进步,这主要是指郡县制
    A 扩大了疆域 B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C 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利 D 促进了民族融合
    43. “举秀才,不识书,查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句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44. 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官员 ④明朝废除丞相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5.“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一般指封建社会)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站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46. 丘逢甲《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导致台湾“成异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7. 列强在《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 B.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干线 D.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48.“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保路运动 D.辛亥革命
    49.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50.“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行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为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第Ⅱ卷
    非选择题(25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2分)在此之前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
    ⑵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2分)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2分)
    ⑶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它产生于什么朝代?(2分)
    ⑷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3分)请简要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DBCDB 6—10:DABDB 11—15:CADAC 16—20:DCCBA 21—25:CACAA
    26—30:BDDDB 31—35:AAADC 36—40:CDADC 41—45:CBAAA 46—50:CDBCD
    非选择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