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 命题人: 2011.11.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 A.实行分封制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2、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关系 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6、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8、“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C. 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9、有中国台湾学者认为:中国政治模式在近代之前是最“平民化”的,一方面它表现在至宋代基本上淘汰了世袭封建贵族阶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那些替皇权秩序服务的新兴精英阶层大都来自“草根”一族。“平民化”之所以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孝廉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C.科举制度的实行 D.文官体制开始建立 10、关于我国行省制度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在全国各地均设行省 D.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1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2、有关明朝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产物和表现 ②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③内阁本身并无决策权 ④对皇权起到较大的制约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