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潍坊检测)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 ①外来经济控制消除 ②民国建立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的推动 ④封建社会的终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913~1921年,属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外来经济仍然在中国存在,只是规模有所减少,民国的建立仅仅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未结束封建社会。 2.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两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C项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采取的措施,而题干是一战期间。 3.阅读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增长指数(1933年为100)的图示,下图说明( ) A.四大家族垄断了中国轻工业发展 B.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C.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些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解析:选C。本题考查1933~1936年轻工业增长说明的问题。此题为读图分析选择题,首先从时间上获取图示所表述的有效信息,其次是克服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习惯思维模式”,然后判断1933~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中轻工业发展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集中表现,由此可排除A、B、D三项。 4.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说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民族工业遭受致命打击。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2: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列一组火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材料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