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 解析:选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解决生产过剩的危机。要解决生产过剩,就要刺激消费,扩大就业。 2.第31任美国总统胡佛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但第32任总统罗斯福却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为克服恐惧,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下措施( ) ①复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民经济公有化 ④下令银行暂停营业,恢复其信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综合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采用的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故③说法错误。 3.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relife、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的内容是( ) 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 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选B。双语题近年来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双语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考查外语的能力,而是考查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双语题应更多地用在世界史的考查中。解答此题先要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进行比较理解,然后去释读英文的词义,如果知道“recovery”是复兴的意思,即可以直接选对;假如不知道该词词义,而知道另两个词的词义,那么通过排除法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4.美国罗斯福新政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就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 C.整顿金融系统 D.扩大社会福利范围 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2,判断罗斯福为解决材料1中所示状况,采用了什么经济思想?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材料3所示图案主要是针对美国哪一方面而提出的?为此政府制定了什么法令?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设计问题,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答案:(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利用政府力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复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 一、选择题 1.有人这样形容美国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说明了罗斯福新政前后,政府职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政府开始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国家实行不干预经济的政策 C.政府向企业投股,以分取利润 D.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并参与企业的管理 解析:选A。解答本题首先应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然后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进行分析。材料说明:在“新政”之前,社会经济事务由市场自身决定,即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新政”之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从而扩大生产资料市场。这一措施显然不是为了解决物价上涨问题。因此①②③正确。 3.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C.经济“滞胀”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