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25.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工业,罗斯福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订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的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 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条逐条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持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持这一态度的理由。(5分)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3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 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像畜牲一样生活,才免于死亡。……与之迥然不同的是,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曾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搞过调查,他们写道:“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各处都是收音机。年青人拿着手提立体音响设备,或是磨光的手提皮包,很多家庭还拥有汽车,虽然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耗油量大的那种款式,在旧车市场是很便宜的,电话的使用也正常。” ——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l%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三 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 ——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与1932年相比,1983年美国贫民生活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2)为了解决贫民的生活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 ……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 答案: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危机是由于基本矛盾、生产与销售矛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引起的,D项不能说明危机的原因,符合题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