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经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家庭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解析:选D。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79年”及横批“已经过去”,反映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改善了农村过去贫穷落后的局面,表达了农民的喜悦心情。 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平凡的世界》是文艺作品,①说法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在农村实行优惠政策,开始实行包产到户,②错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③错误,④说法正确。 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括了包产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安徽省凤阳县农民的这句话出自1978年,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而农民温饱问题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逐步解决的,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史实。故选B。 5.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仍存在一定的阻力 B.“有形的手”打不过“无形的手” C.实行改革是搞活经济的必由之路 D.农民偷逃税款是被追堵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民兵和工商税务的行为可见改革初期存在政府职能部门未转变思想,阻碍了改革的发展,A项正确;政府的管制终于无法抵制市场的形成,B项正确;只有改革,转变经营方式才能促进经济发展,C项正确;结合材料,农民被追堵不是因为偷税,而是工商税务阻止商品交易,D项错误。 6.下列这组图片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哪项内容紧密相关( ) A.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B.政企分开 C.股份制改造 D.简政放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想到图片所示“中国移动通信”“中国铁通在线”、“中国联通”等都是在原来“中国电信”的基础上拆分出来的,其次明确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对缺乏活力的电信企业进行拆分,引入竞争机制,让其在竞争中提高服务质量,并发展壮大。 7.《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D.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道德水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材料可知,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减弱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