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信 息 中央制度创新 汉代中外朝机构,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地方制度变革 汉代郡国并行制、刺史(后改称州牧)制度,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两个结果 皇帝与丞相矛盾凸显,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主旨提炼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帝王权力逐步强化2.中国古代王朝设置监察机构,而这种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4.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 1.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使( ) A.丞相位高权重 B.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C.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D.地方官员受到严格监察 解析:考查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设立中朝,故选B。 答案:B 2.(2011·杭州月考)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 )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④甲第朱门无一半,当街踏尽公卿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学,而②④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和瓦解,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3.(2011·广州学业水平测试)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