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9.(2011•泉州模拟)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是中俄双方继互办“国家年”之后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又一件大事。中俄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实现 共赢,应该( ) A.平等交流、和睦相处,认同外来文化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国举办“俄语年”、俄罗斯举办“汉语年”,中俄双方在文化交流中实行双赢,要求做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故C项符合题意;而A项中的“认同外来文化”,B项中的“汲取外来文化”,D项中的“弘扬传统文化”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10.(2011•西安模拟)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体现了包容性,故选择B。 答案:B 三: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1.(2011•成都模拟)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③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答案:A 12.(2011•长沙模拟)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有56根民族团结柱。在民族团结柱的每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舞姿、乐器和盛装最具民族代表性,一眼望去,人们便可辨知这是哪个民族。这表明(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识别不同民族的唯一标志 解析:根据舞姿、乐器和服装,便可辨知是哪个民族,这说明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C项符合题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