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从税收作用看: 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以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 ③、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 ,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自觉纳税也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④、从法律角度看:税收具有 ,负有纳税以外而不纳税,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⑶、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行使纳税人权利。 (积极关注 ,监督 。) ⑷、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但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以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在财政预算中,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是因为( ) ①收支平衡,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②如果节余过多,社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 ③如果财政出现赤字,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 ④收支平衡,经济结构一定会得到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过去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运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现在我们治理通货紧缩,主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 A.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过快消费 B.解决社会总需求落后于总供给的矛盾,控制经济过热增长 C.实现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扩大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3.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 ) ①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②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产品 ③社会总产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余的部分 ④社会总产值减去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李某承包了一家工厂,他采取销售收入不记帐,把销售收入作集资款入帐等手法,不纳税,用这部分钱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投入生产。李某的行为属于( ) A.偷税 B.骗税 C.欠税 D.抗税 5.后经群众举报,人民检察院经过缜密侦查,一举破案,对李某依法提起公诉,李某可能会受到如下法律处罚( ) ①追缴税款 ②处以罚金 ③刑事处罚 ④取消承包资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6.由这件事,我们应得到以下启示( ) ①税收具有强制性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每个公民都要自觉纳税 ④要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二.不定项选择题: 7.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乱涨工资、乱发奖金,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造成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这违背了( ) A.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B.国民收入分配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关系 C.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的原则 D.正确处理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8.(2004年江苏卷31)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A.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B.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每个公民的所有收人都在纳税范围 三.简答题: 9.材料一:某饮食娱乐酒楼老板在地方税务局追查该店的假账时,不但逃避检查,还伙同店员殴伤了二名税务人员。 材料二:某企业经理不仅本人坚持按章纳税,而且教育本企业其它工作人员主动纳税。几年以来,无一人偷税、逃税。 (1)上述两材料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2)简要回答税收的作用、性质,并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分析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四.辨析题: 10.发行国债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国债发行越多越好 五.论述题: 11.材料一: 税目税率(税额)税目 税率(税额) 一、 烟 1.甲类卷烟 2.乙类卷烟 45% 40%四、护肤护发品 五、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六、鞭炮、焰火17% 10% 15% 二、 酒与酒精 1. 粮食 2. 啤酒 3. 酒精 25% 220%/吨 5%七、汽油 八、柴油 九、汽车轮胎 十、摩托车0.2% 0.1% 10% 10% 三、化妆品30%十一、小汽车3%~~8% 材料二: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我国的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材料三:2005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汇总情况是: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28828亿元,增加2858亿元,增长11%,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2005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及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合计达到1754亿元。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支持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公检法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三是支持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中部地区崛起,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四是加强边境国防安全、能源安全、反恐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需要国债资金支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等在建重大项目。 应用经济学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征的是哪一种税?征收这种税的意义是什么?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⑶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关系是什么?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6.C 二.不定项选择题: 7.A、B 8. A、B 三.简答题: 9.(1)①材料一表明,酒店老板的行为是偷税、抗税,应受到法律的惩罚。②材料二表明,该企业经理作为一个公民,有很强的纳税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①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②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种种社会服务的同时,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都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每个公民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也有义务同这些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四.辨析题: 10.(1)发行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当前,国家适当增加国债发行,用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国债发行要适量,要考虑偿还能力,使用方向要正确。否则,对经济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笼统地说发行国债越多越好是不科学的。 五.论述题: 11.⑴消费税。征收消费税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调节、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某些特殊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还具有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⑵材料二说明税收是最稳定、最可靠、最基本的财政收入形式。国家必须依法征税,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纳税。材料三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还说明了财政对保证国家经济建设、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⑶材料二和三的关系是:①只有依法纳税,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只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共同富裕。②材料二和材料三也说明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说明了税收和财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