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提纲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我国80年代以前实行票证的根本原因: 。 2、社会总产品: 。 用货币来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 。 (注意:社会总产品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由非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 3、国民收入: 。 (注意: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和 的能力。 ☆4、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 。 ☆5、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两类: :① (主要部分,例如建工厂、修铁路、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② (例如修建学校、医院、剧场、体育馆); ③ (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① ② 。 ☆★6、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1)二者具有一致性。积累主要用于 ,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 的基础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 ,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 ; (2)二者又具有不一致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分是 的关系。如果用于积累部分过多,会造成 ;相反,消费部分过多,对生产成果“分光吃尽”, 。 ☆★7、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1) 。 积累的最低限(也即消费的最高限)是 ,积累的最高限(也即消费的最低限)是 。 (2) 。 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 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 数量相一致。 (3) 。 注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要受客观经济条件(就是上面的三点)的制约。所以上面三点又称为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或者是制约因素。 8、判断消费和积累是否合理安排的标准:能否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相互促进。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 ,是国家凭借 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其本质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2、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⑴、预算是 。是国家的 , 是国家财政的 。决算是 。 ⑵、预算体系:① ;② ⑶、预算包括 和 ,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3、财政收入来源:⑴ (最主要形式);⑵ ;⑶ ;⑷ 。 这四种简称: 、 、 、 。 (注意: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请参见高中政治) 4、财政支出 ⑴、财政支出的作用:①、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 得以实现;②、财政支出规定了 ,也可以反映 。 ⑵、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分为① ;② ;③ ;④ 。 ☆★5、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 ⑴、财政收支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 。因为这时, 。 ①、如果收大于支,节余过多,意味着 , 对 不利。 ②、如果收小于支,意味着 ,这种状况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 的不平衡,引发 。 ③、财政赤字,是指 的经济现象。国家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 (注意:对“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请参见高中政治) ⑵、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 。 ⑶、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或者 。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的巨大作用:(重点理解掌握)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注意: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否是否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呢?)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⑴、 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故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 。 ⑵、在一定时期,由于国民收入一定,国家的 政策也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①、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 的收入,对 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 。 ②、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 的支出,降低 ,最终也将不利于 。 所以,必须从 综合考虑,在保证 的基础上,实现 。 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四、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是 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各项职能服务的)。 ☆2、税收的基本特征 、 、 。 列宁: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体现税收的 )。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首先, ; 其次, 。 总之, 。 4、主要违反税法的行为: (1) :方式: 。 表现: 。 (2) :方式: 。 (3) :方式: 。 集中表现: 。 (国家退税的目的:鼓励企业增加出口) (4) :方式: 。 五、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税收的共性: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服务的。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以 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 ,税款都是 。 ☆★2、我国税收的性质: 。 新型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⑴、税收主要来源是 。 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 。 税收体现的关系 。 ⑵、从税收的用途看, 是其最终受益者。 ☆★3、作用:(注意与财政作用区别开来) (1) 。 (2) 。 (国家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 。 六、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 。 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 决定。 2、主要税种: ⑴、增值税: 征税对象: 。 计税方法: 。 这种计税方法的作用: 。 ⑵、营业税: 征税对象: 。 作用: 。 (营业税不受企业盈亏的影响) ⑶、消费税: 征税对象: 。(注意P26的征税范围) 作用: ; 。 ⑷、企业所得税: 征税对象: 。 作用: 。 ⑸、个人所得税: 征税对象: 。(注意P27的征税范围) 作用: 。 (注意: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纳税人意识”的基本含义:① ;② 。 ⑵、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自觉纳税:(为什么?) ①、从我国税收性质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税收的性质是 , 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