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夜坐池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朱槔
    夜坐池上
    朱槔①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②万死台。
    【注】①朱槔(gao):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②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塘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坐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
    B.颔联中“鱼方乐”“雁不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着雁书未达的惆怅。
    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致。
    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沉”“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
    16.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3分)C(错在“枝繁叶茂”和“热闹景象”这个地方。“疏翠”说明枝条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浅红”说明景象并无“热闹”的氛围。)
    16.(6分)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3分)此意在颔联也有暗示。“雁不来”,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暗示诗人虽超然尘世却仍期盼国土收复的复杂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