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16年石家庄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2016年石家庄高二10月月考已经结束,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石家庄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更多其他省市学校月考试卷及答案请关注高考网。
    点击下载:2016年石家庄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水泊梁山所建立的是一个义的王国。不管是忠义堂还是聚义厅,都是以义为最高原则的。在江湖上,被无条件认同的这种义的原则是与官方所奉行的权利和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替天行道”大旗下所建立的,就是这种义的理想国。在这种理想王国中,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但也不是没有等级,不过不是以财产和政治权力来划分的,而是以义。在两类义士(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中尤以仗义疏财者占有最高的社会等级。因此,毫无武功的宋江占了第一把交椅,对于梁山事业毫无贡献的卢俊义占了第二把交椅。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等级,更是一种道德荣誉。在梁山泊,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
    而这个理想国走向毁灭,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源于这个平等原则的内在的矛盾。因为在这个义的王国中,享有最高权威的是最主动地仗义疏财的义士。而这样的义士必然是最大的财主。而财主的出现恰恰又是经济上、财产上的不平等造成的。这样的思想矛盾就决定了在组织上占据领导地位的绝对不可能是解宝、解珍、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猎户、渔民),而是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
    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所能胜任的,起义者向来都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的在野派组成的统一战线。这种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在组织上具有妥协、投向的内在因素。稍有西方文论修养的读者都不难从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写农民起义失败的剧本)的评论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在那封著名的信中说济金根悲剧的根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如果用在武打设计方面所花的心思的百分之一来思考这样关键、严肃的问题,我想,就不至于在耗资上千万人民币的大制作上弄出致命伤来了。
    这还是从一般农民起义的普遍规律来看问题的,就《水浒传》这个具体作品来看,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点。在《水浒传》原著中,梁山英雄的投降不是像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那样,因为在军事上面临败亡,而恰恰发生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时;不是因为在败亡前夕组织上发生分裂,而是保持了组织上的完整而走向投降的。《水浒传》的作者特意安排了宋江主动投降这一情节,让他戴上了英雄主义的光圈。所有这些深刻的方面,都被电视剧的改编者忽略了,其结果是:改编者把宋江肤浅化,不但把一切罪孽都归咎于他,而且把他写成了一个猥琐的小丑(为他设计了一种小女人的脚步)。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有关“义”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义是水泊梁山所建立的理想国中解决各种矛盾都必须遵守的唯一的最高原则。
    B.与官方奉行的权利、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义的原则在江湖上常被无条件认同。
    C.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是水泊梁山理想王国所提倡的义的全部内涵。
    D.由于义的程度不同,水泊梁山中地位极低的拔刀相助者往往要受制于仗义疏财者。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能胜任的,而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统一战线来完成的。
    B.诸如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在水泊梁山上是很难进入仗义疏财者的行列的。
    C.水泊梁山的众英雄根本不需要军事的约束力,只需要人们的道德自律。
    D.作者对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不尊重原著、不严肃的态度提出了批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山的义士主要分为两类,即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其中前者占有最崇高的社会地位。
    B.像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他们在梁山享有最高权威,因而和解宝、解珍这类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C.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农民起义往往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之一。
    D.历史上没有哪次农民起义不是在组织上生分裂或军事上处于败亡的状态下失败的。
    1.B
    A项中的“解决各种矛盾”与“唯一”两个词语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是“义”的追求与表现,而不是其“全部内涵”;D项,“地位极低的拔刀相助者”和“拔刀相助者往往要受制于仗义疏财者”的说法不符合原文的表述。
    2.C
    C项的说法语原文中的“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意思不相符。
    3.D 该项的说法与原文的阐释不一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