⒘C(非“成就和身份之间的必然关系”,而是“成就和身份之间的某种关系”) ⒙①悲愤出志气。作者能将悲愤化为创作的惊人的意志力和伟大力量,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②悲愤出感情。满怀悲愤的作家往往与民众同甘苦共呼吸,增强爱憎之情,从而吟咏出“千古绝唱”。③悲愤出时间,被社会遗弃、满怀悲愤的作家,有充分的时间,用心血浇灌出文苑的花朵。(以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⒚作者认为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悲愤出诗人”:一方面,个人不幸遭遇往往成为许多作家取得成就的有利条件,但不能把个人的私愤当作创作的唯一动力(2分);另一方面,没有悲惨遭遇的作家也未必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2分);此外,“以天下为己任”而产生的伟大的“悲愤”之情,更可以出伟大的诗人。(2分) 参考译文: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得到(高祖)明确的表态。吕后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筹划计策,皇上很信任并且重用他。”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说道:“您经常作皇上的谋臣,如今皇上都想要更换太子了,您怎么还能垫起枕头睡大觉呢?”留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急之中,(没有办法才)采用了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要更换太子,这是至亲骨肉间的事,即使我们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用处?”吕泽竭力求道:“一定要替我想出一条计策。”留侯说:“这是难以用言辞争辩的。不过天下还有四个人,皇上未能招致(因而心有不甘)。这四人年纪大了,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轻侮,所以逃避隐居到商山中,坚持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而皇上却(一直)尊重、推崇这四个人。如今您果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要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备好舒服安稳的车辆,再派说客去诚请,他们应当会来。如果来了,把他们当成贵客看待,(请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并让皇上看到,(皇上)就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并且一定会查问这件事。问清楚了这件事,皇上又知道这四个人贤德,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捧着太子的书信,用谦逊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去迎接这四个人。四位老人到了,就以贵客的身份住在建成侯的家里。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造反,皇上病倒了,想要派太子担任主将,前往讨伐。 四位老人相互商量说:“我们来的目的,是想要保全太子。如果太子领兵平叛,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劝告建成侯:“太子领兵,如果有战功,那么权位也不会超过太子;如果无功而返,那么从此就要遭受祸害了。况且与太子一同出征的将领们,都是曾经同皇上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如今让太子统率他们,这无异于让羊统率狼,……您为什么不赶快请吕后找个机会对皇上哭诉:‘黥布,是天下的猛将,善于用兵,如今的将领们都是陛下从前的同辈,您却让太子统率这批人,无异于让羊统率狼,没有人肯受太子驱使,而且如果让黥布听到这样部署,那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向西进犯。皇上虽然患病,也可勉强乘坐卧车,躺着统辖、监督将领们,将领们不敢不卖力。皇上即使吃些苦,为了妻子儿子还是得自己打起精神,努力奋发。’”于是吕泽马上连夜去会见吕后,让吕后(找个机会)按照四人说的意思对皇上哭诉了一番。皇上说:“我想,这小子本来不该派他去的,老子自己走一遭算了!” 于是高祖亲自统兵向东进发,群臣留守,都送到灞上。留侯患病,自己勉强起来,到曲邮,谒见皇上说:“我本应该随从,实在病得太厉害了。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与楚人争一时的高低。”(留侯)又乘机劝皇上说:“让太子做将军,监领关中的部队吧。”皇上说:“子房即使重病,躺着也要强打起精神辅佐太子。”留侯便行使太子少傅之职。(皇上)最终也没有更换太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