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我留恋,我思念,然而我去了又去,去了一程又一程,经历了千里风尘,我终于来到了辽阔无垠的楚地。 D.“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 答案:C 解析:C项的表述太含糊其辞,原词句究竟是写实还是写虚,表示不明确。实质上,这句话是对分别后生活的设想,应点明此含意。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5—16题。 西江月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5.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行《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明月”用以象征(比喻)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比喻)奸佞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16.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廓”,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既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又引出了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借眼前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见谤的愤懑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7—18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7.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18.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案: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9—20题。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