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历年高二语文试题精选(31)(2)

http://www.newdu.com 2020-05-07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诗歌鉴赏(12分)
    (一)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8—9题(共6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8.试简要分析“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3分)
    9.试分析颔联两句诗的妙处。(3分)
    (二)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10—11题(共6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这首词是如何突出节令特征?(3分)
    11.有人说,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瘦”是全篇的词眼,试作简要分析。(3分)
    三、名句默写(10分,十三选十答题即可)
    12.⑴春江潮水连海平,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⑵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⑶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⑷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⑸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⑹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⑺流水落花春去也, 。 (李煜《浪淘沙令》)
    ⑻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 (范仲淹《苏幕遮》)
    ⑼ 。不自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⑽雾失楼台, 。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
    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⑿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四、阅读理解(24分)
    (一)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释】赡逸:shàn yì,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谢:感谢
    B.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被)征召
    C.以所业投贺知章 以:介词,把
    D.白长笑而去 而:连词,表修饰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李白“傲放”的一组是( )(2分)
    ①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②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
    ③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④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⑤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⑥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⑤ B.①②④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星而生下来的,因而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一出生便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贯六艺,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的推荐,李白得以步上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堂上,“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华阴县,使县宰惊愧,叩拜致歉;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著锦袍而坐,旁若无人。这都说明李白的确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当他受永王李磷事牵连入狱时,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好黄、老学说,不幸的是醉酒捉月.沉水而死。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共18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读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中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城、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和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瞬间的境地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6. 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把王维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认为“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