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100分) 五、把A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1.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译: 22.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译: 六、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玛丝洛娃请聂赫留朵夫帮助蒙冤的敏绍夫。请简述他们的冤屈。 (2)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在去彼得堡前对自己的土地进行的两次处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9分) 周杰伦和感伤时代 林如玉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创造了许多机遇和光华,也诞生了几多无奈和暗伤。 在别人面前强作欢颜和练达,回头独处一隅,欲泣却无人顾怜。打开电视,尽是些你痴我狂的情感纠缠,似乎在情字面前,没有一个人是清醒、狡黠的,而现实中,又有谁的胸膛可以终生依托?推开窗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似乎人世间从来都可用繁华来形容,只是自己一直置身其外,更无一双慧眼识得自己的孤独和失落。于是,日复一日,晚霞续写着朝霞的辉丽,自己心房的那个角落依旧钝暗。灿亮的露珠揣着绿叶的温情,吧的一声,醉倒在大地;待到秋尽,那片泛黄了的绿叶禁不起思念的重量,伴着和风,悠然舞下,陶醉地吻了露珠栖身的大地……那一刻,自己恨不是露珠或落叶 多少年来,独自行走在大街上,经常能听到从两旁店铺里飘出流行歌曲,若是巧与当时心境相契,那种年轻的忧伤就会沉渣泛起,足够我体味些日子了。几年前的夏天,朋友帮我下载了一批歌曲,其中有周杰伦的《七里香》。方文山写的词,“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极尽诗的温婉与绮丽,从周杰伦口中唱出,含糊不清,也无阳刚之气,倒有几分感伤的情调。想起我烂漫的情感,和情感外水泥块般冷硬的现实,歌曲散发的异香,无意中抚慰了我几年的心怀。 后来,又听了《东风破》、《菊花台》和《青花瓷》,虽不能与《七里香》比肩,却也别有韵致。这个时代,没有普遍性的大悲,却有不同的浅愁,方文山用他很古典很雅致的美笔,点染中国文化元素,说出了人们心中那些莫名的浅愁,让它们通过周杰伦的曲调和吟唱自由传染,在不同年龄的人心中产生共振。一群高中女生课下小声谈论周杰伦,一个女生辩到激动处,跳起来大叫:“谁要说周杰伦不好,我就跟她急!”在歌厅里,一帮四十多岁的哥们竟也争着点唱周杰伦的歌曲。 平心而论,周杰伦小眯眼,瘦瘪的脸,按照东方人的审美标准,算不上帅气,却迷倒了包括少女在内的几个年龄层的无数Fans,这不能简单地用“盲目崇拜”来概括,而应该说,周杰伦用他的歌曲,简练、直白地抒写了这个时代众多人内心埋藏的情感,最具有象征性地传达了年轻一代的生存状态。近几年,台湾“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美誉在褪色,民众彷徨;大陆的城市出现了年轻的失业人群,许多昔日的“天之骄子”寒窗之哭尚未饮尽,象牙塔、玫瑰园里的憧憬未及回味,就迷失在求职的茫茫人潮中;投来的都是柔情蜜意,却感到其背后波诡云谲,于是绕树三匝,仍无枝可栖……这个充满幻象的时代,并不是精英的人们,有许多情感要倾诉,歌曲可以打破性别、地域、职业、文化层次等藩篱,成了不二选择;帅哥靓女似乎都轻薄,而相貌平平的周杰伦,恰是这类情感的代言人,他真的以略带感伤的曲调,完美地演绎了无数带伤族的心路历程。 实际上,港台周杰伦式的艺人还有李宗盛、罗大佑、赵传、刘若英等,他们各领风骚,风靡大陆,那种深情和细腻,打翻了大陆那些大腕们粗俗、干瘪、毫无根由的歌词,炫耀般无病呻吟的演唱,以及无所适从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装饰。大陆有许多方文山、周杰伦,他们的才情被一道道门槛挡在了深闺,只惜至今人未识。 浮华不可能绵亘一生,露珠与绿叶的平淡,却诠释了心灵相识的渴望。也许,我的日子就像脚下的一条条石板,没有人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只有自己谛听的时候,才觉得每天有着不同的声响。而记刻在年轮上的歌曲响起时,就如同路旁多了赏心悦目的花与树,或幻想的知音,陪伴自己走过这个时代,让我不感寂寞。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现实世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作者认为人世间似乎一直都可以用繁华来形容,但是这一切的繁华却似乎与自己无关,自己依然感到孤独与寂寞。 B.不管有些人对周杰伦有什么样的不好的评价,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周杰伦以及他的歌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少男少女们对他的追崇已经不能简单地形容为“盲目崇拜”了。 C.“灿亮的露珠揣着绿叶的温情,吧的一声,醉倒在大地”;这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露珠从叶面落到地上的美丽瞬间。 D.这是一个物欲横流充满幻象的时代,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倾诉,而周杰伦的歌曲却能冲破性别、民族、阶级等方面的限制,与人们内心的所有情感要求契合。 E.本文中,作者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道出了当今社会许许多多少男少女的心声 24.请结合社会实际,探究周杰伦和伤感时代有什么样的联系。(4分) 八、语言运用(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许多学校大兴读书之风,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名著。这本是教育回归人文的一大幸事,但当今学生阅读的大多是“导读”、“概要”、“速读”之类的快餐式作品。对此,专家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名著阅读方式,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 材料二:有识之士们早就对中小学生疏远经典名著感到痛心疾首,言谈中无法抑制对“浅阅读”的反感与痛斥。但是,凡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学生对经典的“浅阅读”也不例外。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写道:“我告诉你,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 25.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3分) 26.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7分) 九、作文(70分) 阅读下面两则素材,完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多少人参加婚礼》:有个人家里举行婚礼。邻家主人叫仆人去看看有多少人参加婚礼。仆人搬了个圆木墩儿摆在邻居家门口,然后坐在土台上看有多少喝喜酒的客人走出门来。祝贺的人陆陆续续往外走,谁都难免被圆木墩绊一下,被绊的人都会骂一句难听的话,接着走他们的路。只有一位老妇人被绊后爬起来把圆木墩挪到了旁边。 仆人回家向主人报告:“只来了一个人,是个老太太。”“是这么回事:我把一个圆木墩摆在邻居家门口,其他被绊倒的人都只顾骂街却不移开那木墩。只有那老太太把木墩挪到一边,她担心别的人再被绊倒。只有人才会这么做。因此,我认为只有她一个人才配叫做‘人’。” 材料二:据悉,印度夏天之热世界闻名,摄氏40多度的天气是家常便饭,因此政府和许多窗口部门都在公共场所提供免费饮用水。每个水桶旁只放两三个塑料杯,喝水的人把杯子高高举起,离嘴二三十厘米,仰着头让水流进嘴里,这样就不会“污染”水杯,可以让后来者放心喝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