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化学教案:环境保护第一课》 第四节 环境保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在第一节介绍了臭氧层问题,在第二节介绍了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酸雨问题,这些都属于环境保护的范围。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我们在这节课介绍的主要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物等自然物质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结合,就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所建造的人为环境,如城市、农村等。 [板书] 一、环境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