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 1.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其中,精神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提供( ) A.物质基础B.政治保障 C.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方向保证 答案 C 解析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中,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 A.在整个社会树立新的文明风尚 B.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 C.发展"三个面向"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文化 D.培育"四有"公民 答案 D 解析 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3."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要创造文明,首先要创造文明的人。"为此,国家必须( )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④努力培育"四有"公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②与题意无关,排除。 4.我国人民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从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为抗击自然灾害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④观点错误,排除。 近年来,我国社区不同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有文明社区、绿化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无毒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据此回答5~7题。 5.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 )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②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 ④是一个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 ①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不是其本质,排除。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要做到( ) ①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建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④加强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发展教育事业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 7.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实践活动( ) ①使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感情得到熏陶提高 ②使青年学生道德意识境界得到增强升华 ③能够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保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③排除。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理解掌握,注意分析问题的实质和精髓:(1)发展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当前实际不断进行创造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把握此考点要注意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每个公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增强自觉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识。(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根本目标。②主要内容: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具体要求略)。③基础性工程。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体要求略)。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需要创造丰富多彩的形式;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