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疑点突破 1.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三)、思维拓展: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审题过程: 从考查内容看,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理解,并重点考查文化的独立性知识。从题型看,此题虽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实则有辨析题之意,要求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所以,回答对不对时,需具体分析。从题意看,是以因果关系形式来表达,学生首先要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再看结论观点是否正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表达的是文化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由此得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就是错误观点。就文化发展来说,文化具有独立性,就个人而言,文化素养的获得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 参考答案: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