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物理教案:4.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四)》,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4.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四) 4.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四)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 2. 知道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3. 了解生活实际中超重和失重现象。 4.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5. 了解超重与失重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6.会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超重和失重问题。 学习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学习难点: 应用牛顿定律求解超重和失重问题。 主要内容: 一、超重和失重现象 1.超重现象 (1) 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2) 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3) 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都会发生超重现象。 2.失重现象 (1) 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2) 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 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加速向下运动或减速向上运动都会发生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现象—失重的特殊情况 (1)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2)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3) 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问题:试在右图中分别讨论当GA>GB和GA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V的方向△V的方向a的方向视重F与G的大小关系现象 ↑↑↑F>G ↑↓↓ ↓↓↓F ↓↑↑ a=gF=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