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物理教案:4.3牛顿第二定律(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4.3牛顿第二定律(1)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公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怎样定义的。 3.能初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或者F∝ma 即:F=kma 2、力的单位: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 1N=1kg·m/s2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 (K=1) 4、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 F合=ma 5、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同体性:是指F合、m和a都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2)矢量性:是指加速度和合外力都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取决于合外力的方向,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一个矢量式。 (3)瞬时性:是指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无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变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总与合外力同步变化。 (4)独立性: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我们常称之为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合力的加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