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板书) [师]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那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是什么? (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板书) [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师]也就是说,宗教信仰自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信不信的自由。第二,信哪种宗教的自由。第三,信哪个教派的自由。第四,什么时候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就是要宗教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已经对其内涵有所了解,在学生了解了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的事实后,教师及时提出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涵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事物的现象深入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强调把握概念的关键词,加深理解) [想一想]为什么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呢? [生]因为它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来干预政治和国家政权,干预教育等,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宗教信仰问题,已经超出了公民个人的私事的范围。 [师]好。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仅知道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针对如何全面正确贯彻执行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让学生根据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自选体裁、自编小品进行表演) 第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一个信佛教的母亲和一个上高一的女儿。 母亲:好孩子,明天是法门寺重新开放的好日子,你跟我一起去进香吧。 女儿:妈,我不相信佛教。 母亲:傻孩子,信了教,菩萨就会保佑你的,你必须要信教,这件事由不得你了,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明天必须跟我去。 女儿:我不想去,我们政治书上说世界上没有神仙,我劝你也不要信教,我不许你出门。 母亲:法门寺的烧香活动又不是"法轮功",怎么不能去?政府为了保证进香活动的安全进行,派出大量警察维持秩序,这说明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女儿:我是共青团员,如果你一定要我去,我就在法门寺向广大信徒宣传无神论。 母亲:那不行,法门寺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怎么能在那儿胡说八道呢。如果有机会,我去你们学校里宣传佛教教义,让菩萨保佑你们。 在笑声中小品表演结束,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母亲和女儿的对话,谁讲的有道理?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不是只保障信教的自由? [生1]这位母亲不能强迫未满18岁的女儿信教,因为这剥夺了她女儿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生2]女儿不许母亲出门,好像也不对。 [师]说的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也要保障人们有不信教的自由。为什么政府要采取措施保证东林寺宗教活动的安全进行呢? [生]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东林寺宗教活动顺利进行,是因为政府要鼓励、发展宗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