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一同步训练:《沁园春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http://www.newdu.com 2020-05-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知识要点:
    1.文学体载的种类:
    文学体载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类
    2.诗歌的分类
    ①按题材可分: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
    山水诗(代表人王维)
    边塞诗(代表人岑参)
    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
    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
    ④从时间上可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新诗
    3.诗歌的四个特点:
    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4.诗歌按表现内容的方法可分:
    ①赋:直接陈述铺叙
    ②比:即打比方
    ③兴: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所咏之词。
    5.词:
    ①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③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
    ④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⑤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⑥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
    ⑦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6.常见词牌前两句的字数
    ①忆江南(3、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忆秦娥(3、7)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③念奴娇(4、3)
    大江东去,浪淘尽。
    ④沁园春(4、4)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⑤清平乐(4、5)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⑥永遇乐(4、8)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⑦水调歌头(5、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西江月(6、6)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⑨蝶恋花(7、4)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
    ⑩浣溪沙(7、7)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同一词牌,它的总体字数是一样的,句数有时略有不同。
    二、内容赏析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答: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答: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三、能力训练
    1.从文学常识角度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人写的新乐府,属于古体诗。
    B.现代诗就是近体诗或今体诗。
    C.现代人用旧诗体来反映现代生活、思想感情的诗,称之为现代诗。
    D.古代人写的一切诗都是古诗。
    2.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
    A.上阙激扬典押飞驾
    B.廖廓荆棘漂泊炫耀
    C.火钵凄苦淩侮忸怩
    D.苍茫挥斥石壁截断
    3.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5.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1、B
    2、D(A、阕,架,B、寥飘,C、凌)
    3、D.(A看/万山/红遍,B、今日/得/宽馀,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4.C.同学们意气奔放,还遒劲有力。
    5.B.(A、“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C.是疑问句和拟人。D、“长沙水”、“武昌鱼”是借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