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一语文:阅读中的联系思维

http://www.newdu.com 2020-05-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语文是高考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点将对高考复习起到重要作用,为方便同学们复习高一语文知识点,高考网整理了《阅读中的联系思维》,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思维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收效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思维训练必须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具体思维、整体思维、两翼思维、联想思维、线型思维、辐射思维等等。这里,我们重点谈一谈联系思维。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所谓联系,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用联系的思维方法。既注重文内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注重文章与文外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语句不是孤立存在的,语句的意义也不是凝固不变的。人常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们还要加上一句:“篇不离人,人不离时。”也就是说,文章不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有着种种联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而且,文章和人和时代背景也是有联系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运用联系思维的方法,从文内找信息,从文外寻背景,还要从人情事理上进行思考。这样,我们把语句放置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理解,就能比较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语意,提高阅读水平。
    联系思维的训练方法,我们归纳了四种: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情解文。
    一、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文章做出分析。这是理解文意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这里的“过”字如何理解呢?是名词还是动词?从下句中可以找到答案。“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从皆仰之。”“更”是改正、更正,肯定是动词,分号前后的两个句式是相同的,由此可以推知,后句的“过”为动词,是“犯了过错”由此往前推,后“过”是承前“过”而来,前“过”肯定也是动词。这么一来,“君子之过也”,这不会理解成“君子的过错”了。全句的意思是:君子犯了过错,如同日月亏蚀一般:犯了过错,人人都能看见;(如果)改正了,人人都会敬仰他。”从文章本身搜索出信息,常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意。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初读此题,觉得玄妙,令人煞费脑筋。原本矛盾的两个词“忘却”与“记念”,怎么就这样放在了一起?如果不细读文章,恐怕是难以解开谜团的。针对这样的困惑,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导学生,谜底肯定在文章中,要注意从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结果,运用速读之法,在短时间内学生便能找到相关的段落:首末两段。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自己的理解,答案基本上便出来了。“作者要忘却的是悲哀,留下愤怒,把愤怒化为力量,以更好的形式——斗争来记念烈士。”这看似矛盾的标题,却恰好包含着作者难以控制的极度悲愤的思想感情。
    “以文解文”的方法在高考中也需常常使用。九四年高考题(第28题)现代文阅读,设计的一道题要求说明“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的比喻,这个答案只能从文中搜索信息,概括整理,若凭空杜撰或望文生义,是绝对不能得分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