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小小说,完成习题 最准确的回答 许 行 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我经笔试之后,有幸参加面试,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竞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衣着整齐,像神像一样庄重。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坐下。”小胡子命令说。“是。”我挺直腰板坐下。“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师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师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吧?”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俩人说。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 “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扇了我一个耳光子,然后发问: “这是什么滋味?” “就是这个滋味!”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个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好!”另一个中年人也说。 “好!”小胡子被打了一个趔趄,他还捂着脸说,“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 我心中不由暗自好笑。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1、①、作者对3个日本考官的态度怎样? 答: (15个字以内) ②、作者对其中的“文者”用了“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他,为什么? 答: (20字以内) 2、标题中“回答”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答: (20字以内)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答: (25字以内) 4、正面是对本文意旨的揭示,最贴切的是 A、本文直接表现了日本考官的威严、冷酷,又间接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勇敢刚强。 B、本文既含蓄地揭露了日本考官色厉内荏,又痛快地展示出中国青年的刚直不阿。 C、本文既直接描写了日本考官的虚伪严酷,又间接描写了中国青年的机敏与智慧。 D、本文既含蓄表现了日本考官的阴险狠毒,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青年的威武不屈。 【参考答案】 1、①不美化、不丑化,客观体现其严肃。 ②为后面更好地展示考官丑恶用心,反衬其卑鄙。 2、“我”用尽全力狠狠回敬考官一个大耳光子。 3、“我”是一个威武不屈,随机应变,富有民族自尊心的青年。 4、D (责任编辑:admin) |